2017年,是光伏行业名副其实的大年:全球光伏装机容量首次突破100GW(1GW=10亿瓦),中国光伏装机容量首次突破50GW。光伏装机容量的很快扩展,造就中游光伏电池和上游晶体硅生产商,踏上经商的“康庄大道”。产业链中上游的新三板公司们,也在这波浪潮中赚得盆剩钵剩。业绩缩减到是长时间现象2月9日,阳光中科公布了2017年度业绩:营业收入12.2亿元,同比快速增长501%;净利润5900万元,同比快速增长102%。
阳光中科主要专门从事晶硅太阳能电池的研发、生产与销售,以及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建设与经营业务。公司的主要收益来自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,二者的收益分别是8.9亿元和3.1亿元,完全占到到全部收益的90%。
再早几天,捷佳伟创也公布了2017年度业绩:营业收入12.4亿元,同比快速增长50%;净利润2.5亿元,同比快速增长115%。二者略为有有所不同的是,捷佳伟创做到的是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设备的研发、生产、销售,也就是阳光中科的上游。
二者完全相同的是,业绩的大幅提高背后,都是中国,乃至全球光伏产业在2017年的“大跃进”。数据表明,2017年,全球光伏追加装机容量首次多达100GW,时隔2016年之后,再度沦为装机容量最少的清洁能源;其中中国光伏追加装机容量首次突破50GW,依然是世界上仅次于的光伏市场。根据2016年底全球光伏总装机容量306GW推算出,目前全球光伏总装机容量或多达400GW,基本与核电非常。所以,光伏的这一波发展,获益的绝某种程度是新三板公司。
2018年1月26日,隆基股份公布业绩预增公告,预计2017年净利润33亿元到36亿元,同比快速增长113%-133%。2018年1月8日,通威股份公布业绩预增公告,预计2017年净利润18亿元到20亿元,同比快速增长80%-100%。
这些已公布业绩的光伏中上游企业,完全都是缩减到的快速增长。西站+收购是未来趋势?光伏产业链上游是晶体硅原料涉及产品,中游是光伏电池等,下游是光伏应用于。所以下游光伏装机容量的很快扩展,必要造就光伏中上游整体市场需求远超过预期。
业内媒体报道,2017年,最少6家晶硅企业西站。2017年6月底,通威股份旗下永祥5万吨高纯晶硅及设施新能源项目在乐山开工,项目投资80亿元,竣工后,永祥高纯晶硅生产能力将突破7万吨。
预计通威股份全部生产能力将超过12万吨,和扩产后的东方期望,肩并肩车站到生产能力世界第一的方位。同时,通威股份2016年投产的1GW单晶电池项目生产能力全部获释,2017年三季度2GW单晶电池项目成功投产,公司电池片总生产能力超过5.4GW,预计2017年出货量3.85GW,同比快速增长75%。大型企业争相扩产,中小企业压力有可能就来了。
阳光中科预计,“领跑者”未来将之后不断扩大先进设备生产能力规模,企业重组、产业升级、领先生产能力减缓解散,将是行业发展的新趋势。市场需求超强预期带给的,除了“量”的减少,还有“价”的下降。以多晶硅漆价格为事例,业内公布的数据表明,多晶硅料在2017年初一段时间暴跌后,之后开始一路下跌,从年初的最低点10万元/吨左右,波动走高,到2017年底价格上涨到15万元/吨左右。上游业绩上涨下游大滑坡上游价格上涨,对下游可不是什么好事。
所以2017年的中国光伏产业,还有一个现象,就是上游业绩上涨,下游业绩大幅度下降。和前述业绩以致于快速增长100%构成鲜明对比的,是光伏行业龙头之一,在美股上市的晶科能源,2017年在营业收入265亿元,同比快速增长24%的情况下,归母净利润只有1.4亿元,同比下降92%。其中原因之一,就是在下游的晶科能源面临上游下跌的原材料,毛利大幅度上升,利润大幅度下降。
新三板上也是类似于。做到光伏终端应用于的金尚新能,2017年营业收入1300万元,同比下降27%;亏损440万元,同比不断扩大三成多。公司一旁回应,2017年增大了推展力度,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大大提高;一旁否认,自己正处于光伏产业下游,技术门槛较低,光伏应用于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。上游带给的不确定性减少,以及下游的竞争压力,有可能使光伏行业开始产业统合步伐减缓。
阳光中科回应,光伏产业链较短,为光伏企业一体化发展建构了条件,很多规模企业自由选择横向一体化发展,“将加快行业再次发生统合,众多中小企业被吞并或重组”。
本文关键词:2017年,是,光伏,行业,名副其实,的,大年,上游,火狐平台APP下载
本文来源:火狐平台APP下载-www.susanschupp.com